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

田径训练故事大全,田径训练故事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邢慧娜在第28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万米冠军,你知道邢慧娜的童年故事吗?2.关于体育明星的故事3.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4.刘翔艰苦奋斗的故事5.刘翠青励志故事6.福斯贝里在第17届奥运会获得男子跳高冠军,你知道有关福斯贝里的故事吗? 没能成为奥运冠军, 短跑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陶陶的故事在今年春天出现在豆瓣上,她口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出生

1.邢慧娜在第28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万米冠军,你知道邢慧娜的童年故事吗?

2.关于体育明星的故事

3.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

4.刘翔艰苦奋斗的故事

5.刘翠青励志故事

6.福斯贝里在第17届奥运会获得男子跳高冠军,你知道有关福斯贝里的故事吗?

田径训练故事大全,田径训练故事

没能成为奥运冠军,

短跑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陶陶的故事在今年春天出现在豆瓣上,她口中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出生于高考大省农村地区的小女孩,没钱没资源,一路靠着 体育 特长和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获得了本省最好的教育资源。不仅没花钱,奖学金和赛事奖金还没断过。从城中村小学转学到市重点小学,特招进重点初中,考进省重点高中,进魔都985,拿上奖上优毕,再到现在留英世界Top20读研,突破教育资源失衡的限制,成功逆袭。”

故事的另一面,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短跑天赋敏锐的识别,笨拙却智慧的坚持,理智的教育选择,以及十几年如一日的陪伴和爱护。

我们被这个故事里流露出的力量打动了。今年11月,我们联系上陶陶和她的父亲。她在英国,刚刚修完一个 体育 政策管理与国际发展的硕士学位,提交完毕业论文,和朋友们去欧洲游历了一大圈。她给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更丰富的细节,关于一个家庭,如何在穷困之时不放弃向上走的愿望,靠着勤劳和智慧越过越好;也关于一个人如何自以为被 体育 选中,却终归失望,最后被 体育 留下的礼物治愈。

她提起今年8月触动到自己的一篇报道,《东京不见叶诗文》。她们算是同龄人,她觉得那就是另一个得到过金牌的自己,她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配文:真正的人生在离开赛场之后才开始。

如今,22岁的陶陶不再是一个运动员了,但 体育 深刻地影响了她,影响了她的家庭,同样的,这也是一个 体育 让人变得完整而强健的故事。

以下是陶陶的自述:

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我爸没事就会带我动一动。

小学一年级的冬天,很冷,他带着我到操场上去跑步,看到有好几个小男孩在那边,就叫我们一道跑,那几个男孩都是四五年级的,结果都没跑过我。我读书早,一年级的时候还不到5岁,我爸看我个子不高,但是步频很快,觉得我有跑步的天赋,决定开始培养我。

他算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运动爱好者,一开始,都是带着我做一些挺不正规的训练。在巷子或者是公园里,找一块直直的水泥路,做加速跑、高抬腿和弓步跳。

我比同级的人个子小,比赛的时候一直不占优势,小学三年级,我作为校队里最小的小萝卜头去区上参加比赛,结果穿着橡胶底布鞋跑到了女子60米第三名,学校的副校长很惊喜,想重点培养我,我爸也想给我找个专业的教练,带着我去了市 体育 馆。

那个教练让我做一个起跑给他看,我还是穿着橡胶底的鞋子,在橡胶跑道上特别滑。下蹲,站起,我一冲出去就直接栽倒在地上,教练看着我哈哈大笑,说这个小姑娘爆发力真好。

三年级,我开始跟着市运动队一起训练,其实就是跟在后面跑一跑,不少小孩子被父母送去锻炼,只有我爸,每次训练都在,还要和教练讨论。一开始我练长跑,我爸觉得我个子小,步频快,适合练短跑,给教练建议,四年级我转练短跑。

小时候登上报纸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我穿从菜市场买来五块钱一双的橡胶底布鞋,跑着跑着鞋底都磨坏了。教练指着我跟其他大哥哥大姐姐说,你们看看她穿的什么鞋,你们有她那么努力吗?

小学六年级,启蒙教练把我推荐给了市业余体校的校长,说他是专门练短跑选手的。教练委婉地跟我爸建议,应该给我买一双专业跑步的钉鞋了,120块钱。2005年,那相当于我家两周的伙食费。我爸用大手来回搓着下巴的胡茬沉默了两天,不知道从哪里抠抠搜搜弄来了钱,给我买了一双。红色的,35码,我很喜欢,一直穿到小学毕业,鞋头还打了两个补丁,后来实在是脚塞不进去了才宣告报废。那时候他连丢几辆自行车,上班都没有交通工具。

我在那一年拿到了省比赛的女子60米第三名。到初一,我开始拿区冠军,然后是市冠军,省冠军,蝉联多年省冠军,八九年前我创下的赛事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妈怀孕六个月的时候还在工地干活,被八厘米的铁钉穿透了脚掌。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在北京打工,等我长到两岁半,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北京。那时候我妈每个月的工资只够用来给我交幼儿园的学费,但是一到周末,他们就会带着我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去圆明园,去王府井书店。我最喜欢去书店,记忆里那个地方干净敞亮,还有很多书。

2003年,因为非典,我们回到家乡,身边的世界一下从首都的宏伟壮丽到三线城市的破败城中村:昏暗拥挤的平房,互殴的夫妻邻居,堆成山无人打扫的垃圾。我入读了一个教育资源极其贫瘠的城中村小学,一年级时教室只有一半屋顶,下雨的时候会从天花板掉蛇下来。

我爸一直想给我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他从哪里知道的消息,说市中心的小学有一个田径校队,教练很好,正儿八经地训练。那是一个田径特色学校,也是我们区最好的小学,大家都想进去读书。我爸就每天下班之后趴在栏杆外面看他们训练,看了有半个多月吧,回家就鼓励我,我有一天也能在那里上学。

那时候全民 体育 ,城中村小学也有个小校队,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 体育 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跑跑步,就算训练了。

我爸对我的运动神经很有信心,觉得市中心小学里训练的孩子都没有我优秀。他找到那个教练,说我女儿60米可以跑8秒6——队里的小孩一般只能跑到8秒9,问能不能把我带去让他看看。那个教练一开始很冷淡,对我也没什么兴趣。谁会信一个莫名其妙在你旁边吹牛的人,对吧?我爸就一直站在边上,也不说话,看得人心生怜悯,教练就说,如果你女儿真的像你说的可以跑这么快的话,我立马就让她转学过来。

小时候在北京

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个考试,结果考试前一周,我出了个小车祸,在医院里躺了几天,考试当天只跑了8秒7。好在教练觉得我很有潜力,还是让我转过去了。

小学五年级,我转学到那所市重点小学,但还住在城中村,每天赶公交车上下学。那时候我家旁边在修地下通道,每天早上都特别堵,我6:20出门,7:40还到不了学校,每天都迟到,名字每天都出现在黑板上。班主任来找我谈过很多次,我爸就在学校附近找了个房子租下来,一室一厅的老破小,还有很多蟑螂,但距离学校步行只要15分钟。

一开始上学我很不习惯。同学都是干干净净的城里小孩,戴着眼镜,父母都有体面的工作。我那时候特别羡慕他们有眼镜,觉得近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每天放学后训练,我爸就趴在栏杆外面看,把我每次跑100米的成绩都记下来,然后接上我回家。他在我房间里贴了一张巨大的折线图,把我每次训练和比赛的最快值画进去,再指出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不怕你笑话,我爸把我和弗雷泽,08年奥运会女子100米的冠军放在一起比。训练的时候他给我拍视频,回来之后就慢放给我看。他比较我们俩的步频,没差距,相同时间里都是13步。但是弗雷泽的步幅比我大,她一步能跨1米9,我只能跨1米7。他当时跟我讲,只要我一步能提高10公分,就是全国顶尖的水平,提高20公分,就是世界顶尖的水平。

我的文化课也没落下,我爱看书,作文写得尤其好,小学毕业后,特招进了重点初中。临近中考,我在上海读博的二叔告诉我爸,上海在招收外省市的优秀 体育 人才,让我爸带着我去上海考试,有机会上上海的高中。

中考结束,我已经确定能上省内最好的高中,我爸可能还是想让我往上走一走,带着我去了上海。考试在莘庄训练基地,那是刘翔的训练基地,代表最一流的训练水平和教练资源。

第一天,我对那里的印象是特别大,场馆众多。第二天,我见到了刘翔!他可能训练刚结束,光着膀子,骑一辆自行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早饭之类的东西。我特别震惊,我之前见过他一次,他来我们市参加奥运选拔赛。媒体围着他,长枪短炮,人山人海,我当时觉得他是一个super star,宇宙大明星,但没想到他就那么光着膀子,从我们身边慢悠悠地就走过去了。

我的考官是孙海平,刘翔的教练,他负责给运动员做评测。我跑100米的秒表就是他掐的,评测单也是他写,我跑了12秒整,学校的教练后来告诉我,他当时给我写的是非常有天赋。

我考了第一名,得到了去上海上高中的机会。离开家的时候,我才13岁。因为老家学校一直不放人,我比其他同学晚入学一个多月,一个人住四人间。我其实胆子特别小,从小就怕黑,每天10:00熄灯,我9:30就躺在床上,希望自己在熄灯前赶紧睡着。

同学都是本地人,他们说话我听不懂,一开始我也没有朋友,每天晚上就和父母打打电话。我们每天下午4:30放学,5点开始训练,练到7点,然后去吃饭,上晚自习。我觉得很累,也很孤独,每天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多少天能回去。我记得特别清楚,刚去的时候我数了一下,算到我高考完正好还剩999天,觉得唉呀,怎么还有900多天,怎么熬得下去。

高一,我进入了发育期,上海吃东西比较甜,我的饮食也没有什么人给我把控,那段时间长胖了大概10斤。教练觉得我胖,经常别的队友训练完了,我还要单独留下来继续练。

和爸爸妈妈在北京

从小练深蹲,我的大腿和臀肌那一块非常发达,大腿围很粗。小的时候,我最讨厌听别人说我腿粗,从来没穿过短裙和短裤。上高中那段时间,教练都觉得我腿粗了。从他专业的角度出发,他可能是觉得我的肌肉有一些拔苗助长了。有一次,他当着全队人的面说我的腿怎么那么粗,比男生还要粗,我非常受伤。

与此同时,过去一些过度训练的痕迹显露出来。

12岁的时候,为了提高腿部力量,我已经开始负重100多公斤深蹲了,每次练完第二天,肩膀都会肿起来,没办法背书包;路也不太会走,下不了楼梯。人都有一个极点,但是我们的训练就是要不断去冲击你的那个极点,一次一次地冲刺,把你的极点的阈值提高,在那个闯极的过程中,生理上会非常地累。

上海的教练不是主攻短跑训练,他用中长跑那套训练体系来训练我,虽然只跑300米400米,但是它需要你一直保持一个高度的速度,对于我这种60米100米的短跑选手来说很痛苦。我的肌肉跟不上,成绩一直没有很大提升。

小时候在赛场

我爸每学期来看我一次,坐动车来给我开家长会,花几天时间,和我的每一任老师长谈,和教练长谈,甚至是和学校的保安和宿管阿姨长谈,希望他们多多照顾我。

不舍得住宾馆,他就在洗澡房凑合几晚。我知道后很难过,他安慰我说那里条件很好,和酒店没差的,为了给我补营养,他从超市买了好多好多零食,十几包牛肉干和八大箱牛奶。

有次冬天的周五晚上,我不想一个人待在寝室,就在学校操场发呆,等到快九点才慢吞吞往回走。走到后门时被值班室的保安叫住,他喊我的名字,让我以后早点回去,外面不安全。我很诧异,我根本不认识他,轮班的保安有好几个,后门每天进出几千次学生,他也不应该认识我。保安叔叔看出我的疑惑,告诉我,我爸和他们聊过天,给他们看过我的照片。他说小姑娘,你和你爸真了不起。

高一结束那年暑假,我回了趟训练队看老师,说那就顺带动一动吧,结果教练非要看我在上海练得怎么样,让我跟当时队里的人比赛。可能是热身没到位,我在跑的过程中拉伤了左腿,腿直接就不能动了。

我爸当时不在场,我回到家,冰敷,按摩,以为很快就能好起来,毕竟我才14岁。

我伤在大腿后肌,这是短跑运动员特别依赖的一块肌肉,它提供爆发力,受伤后很容易反复。

高二那一年,我的伤反反复复,一直没好透,别的队友成绩都在往上走,就我往下走。每天看队友们训练,都需要克服很多心理障碍,许多以前不如我的人渐渐都超过我了,我几乎有了抑郁症的倾向。我觉得 体育 让我很痛苦,自己好像有天赋,但是老受伤,没有办法再往前了。

高三那年4月,我去参加高考 体育 类专业考试,也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我挫败极了,不再去参加训练,那是我 体育 生涯的最后。

之后,我爸问过我几次要不要继续练,以后还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我拒绝了,他也平静地接受了,我很感谢他。

我和爸爸在北京

爸爸出身农村,家里八个子女,他排行老四。经济状况不好,他念到初中毕业,很早就出来闯 社会 了。但是他是个很聪明很勤奋的人,自己自学计算机、CAD,想自己做一番事业,不再打工。他在北京时帮别人做了很多年采光罩安装,拍了很多照片,回到家乡,他把这些照片打印成彩页,自己骑着自行车跑工地推销,说我会做这些东西,如果你们需要的话,我可以做方案给你们看,慢慢就有了市场。

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专业教练,他去书店里买那种外国的田径短跑技术光碟,放给我看,然后跟我分析说你看他们的腿是怎么抬的,抬得多高,他们的胯是怎么送的,他们的摆臂是怎么摆的。

他好像总能看出来我的不同。我四五个月大的时候,他经常在外面跑工程,隔几天回来,就能看出来我的变化,说我的眼神变懂事了。

他喜欢看我跑步,每天放学把我接到 体育 馆,就在外面看着我练。他说我跑步节奏感好,看到我一点点进步,就感觉心里特别舒服。

家里现在还有爸爸用来锻炼的沙袋,他已经打坏了好几个

虽然对我 体育 上的期待很高,但是在我上学这件事上,他一直很理智。小时候训练完,我经常在自行车后座就睡着了,他们就要紧盯着后面,让我不能睡觉,不然会掉下去。回家的时候,虽然很心疼,也要让我把作业写完再睡。

初中,省队过来要我,每个月还有一两千块的补助。我爸觉得我要是去了,每天8小时,全国各地地训练,文化课就彻底丢了,他坚决拒绝了。

正因为此,我的文化课成绩不错,本科进入了上海一所985大学,学习 社会 体育 。我对 体育 的抵触心理持续了两三年,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完全没办法看。

很久以前,我爸说过,想看我2016年去里约。我以前也是真的以那个为目标去练习的。我原本觉得,我来到上海以后,其实离这个目标并不算遥远,如果我不受伤的话,其实是有可能的。

队里当时有一个特别被看好的女孩子,比我坚持得更久,她进了上海的田径队,过着那种8个小时训练2个小时上课的生活,不过最后她也放弃了,回到大学正常上课。每个省队有可能有几百上千的运动员,但是最后能拿冠军的有几个呢?

这些年,我的家境也在父母的奋斗下渐渐殷实起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向爸爸提出想出国留学,他毫不犹豫答应了,说“钱不是问题”。

2020年,我进入了英国一所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读研,攻读 体育 政策管理与国际发展硕士。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比如说 体育 政治, 体育 社会 与国际发展,我对男女平权、种族歧视、军国主义都有了新的认识。我想以后,也许能去到国际赛场,我的理想是奥组委,那里的女性声音还很少。

我保持着运动的习惯,不动就不舒服,身材没变,但现在腿没那么粗了,哈哈。今年奥运会,中国田径队的比赛我都是掐着点去看的,苏炳添,巩立姣,包括今年的女子4 100米队员,那些人曾经都离我很近,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去要过签名。

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总部,刘翔的照片放在楼下展馆显眼的位置

和过去的朋友聊天,他们还说今年奥运会女子4 100米里的第一棒和我的技术动作特点很像,简单来说就是频率很快,步子比较小。

偶尔我做梦,还会梦到自己在训练,跑到最快的时候,真觉得自己要飞起来,有一种漂浮感,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五六年级,参加一个区运动会,当时我在跑接力赛,旁边围观了很多市民观众,我拿到接力棒之后,一路从第三名追到了第一名——就是那种感觉,然后全场观众都为你欢呼,给你鼓掌,说这个小女孩怎么跑那么快,那种感觉非常难忘。

上个月,交完毕业论文,我去了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总部,刘翔的照片放在楼下展馆显眼的位置,场馆里还摆放着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很多游客站上去拍照。朋友让我站上去,我拒绝了,觉得自己不配,哪怕作为游客站上去也不愿意,也可能是近乡情怯,我认为那个位置的分量太重了。

墙上贴着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宣言》里的一段话,看懂之后,我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the triumph,but the fight;

the essential thing is not to have won,but to have fought well.

这句话慰藉了我。仔细想想,我也并没有天赋异禀到那种程度,感谢奥林匹克曾经给了我一个纯粹美丽的梦,一个遥远的方向。我竭尽全力为之奋斗过,也努力靠近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拥有一个美好的梦就已经很难得,更何况我还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许许多多,没有遗憾了。

邢慧娜在第28届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万米冠军,你知道邢慧娜的童年故事吗?

阿什福德出生于美国什里夫波特,阿什福德全家都非常热爱田径运动,这对她后来成为世界短跑明星有很大影响。还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把80年代以短跑著称的美国黑人运动员鲁道夫作为偶像来崇拜,她认为鲁道夫是黑人的象征,欣赏她的轻松自如、协调和稳健的短跑技术,立志要做鲁道夫那样的人。

阿什福德上小学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短跑天赋。但因为身材瘦小,没有引起学校体育老师的足够重视。当她在美国田径之乡圣克利门托附近上高中时,体育老师从她的跑步中看出了潜力,于是决定吸收她为学校田径队队员,并与男同学一起训练。没多久,她就成了加利福尼亚州高中部跑得最快的姑娘,而且好几次还跑在男同学的前面。

有一天,一位名叫史蒂文森的田径干事无意中问他的儿子:“今天你干了些什么?”儿子回答说:“今天我参加了一场短跑比赛,输给了一位姑娘。”史蒂文森觉得这个姑娘非同小可,便想方设法找到了她——阿什福德。经过史蒂文森的帮助,阿什福德成了第一个获得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奖学金的女运动员。

在大学里,阿什福德开始了正规的训练,教练是康诺利,她曾参加过3次奥运会的女子800米和五项全能比赛,她对阿什福德采用超量的训练,要求极其严格。为了迎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阿什福德在康诺利教练的指导下,制订了新的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次,上午在田径场,下午在山地、沙滩练习,晚间去体育馆练素质,一星期还要练一次举重,每次练到“大腿不再感到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为止。由于美国决定抵制莫斯科奥运会,阿什福德希望得到奥运会冠军的愿望落空了。

年的第23届奥运会,因东欧国家的抵制,阿什福德很轻松地拿走了100米金牌。接着在400米接力赛中,她率领实力雄厚的美国队夺得冠军,获得第二块金牌。

关于体育明星的故事

邢慧娜家住潍坊市寒亭城区北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是一位革命伤残军人。邢慧娜的爷爷每天都坚持晨跑锻炼,她小小年纪就跟着爷爷出早操。爷爷做操,她也像模像样地做,爷爷跑步,她也跟着跑。有她这么一个跟屁虫,总是乐得爷爷合不拢嘴。

邢慧娜10岁那年,在寒亭区中小学生越野赛上她的鞋被别人踩掉了,她赤着脚跑在煤渣地上,结果还拿了第一名。此事引起了寒亭区业余体育学校校长胥军利的注意,选拔她参加1995年春天在青州举办的潍坊市中小学生春季越野赛。当时寒亭区没有专门的体育学校,胥校长对邢慧娜的妈妈说:“你让孩子多练习跑步。”

于是,邢慧娜的母亲当起了女儿的“教练”。早晨,妈妈骑自行车领路,闺女在后边跟着跑,每天早上跑5公里,风雨无阻。1995年初,上初一的邢慧娜被市体校教练迟玉斋发现,邢慧娜从此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在迟教练调教下,邢慧娜成了潍坊市女子中长跑第一人。1998年,她第一次参加山东省运动会,就成了女子1500 米和3000米双料冠军,并获得了“运动健将”的称号。

1999年邢慧娜面临一个大的选择,是上清华大学还是继续专业训练。当时好几个省队前来请她加盟,清华大学的老师也亲自登门,承诺要破格录取她进入校队。对邢慧娜来说,一个农家孩子进入清华大学机会难得,以后的人生可能就会变得轻松一些;如果继续在专业队训练,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而且前途不明朗,如果遇到严重伤病,运动生涯将会毁于一旦。

最后,在迟玉斋教练和妈妈的帮助下,邢慧娜做出了一个两者兼顾的选择:进入山东省中长跑集训队,同时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此间,迟玉斋教练说了不少话,费了不少口舌,但是最使邢慧娜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一把,去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无怨无悔。”

2003年,对于邢慧娜来说,又是一个关键年。这一年,她参加了著名教练王德显的训练营,为备战奥运,他们曾三上高原,进行科学苦练。通过长期磨炼,邢慧娜在体质、技巧和心理上都逐渐趋于成熟。她有突出的耐力,善于跟随跑的战术特点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许多了解邢慧娜的人都说,她在奥运会上夺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

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一个9斤重的男孩在上海降生了,他就是刘翔。

1990年,刘翔7岁时,被上海市管弄新村小学的校田径队教练仲锁贵选中练习田径,从此与体育结缘。

1993年,四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刘翔被顾宝刚老师选入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主练跳远。

1996年,在一次市100米跑步比赛后,刘翔被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田径队二线队教练方水泉看中,随后开始练习跨栏。刘翔在1996年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这是刘翔记忆中获得的第一个跨栏冠军。

1997年刘翔又一次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随后他转入普陀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宜川中学一边读书,一边训练。

1998年8月初,江苏徐州举行全国青少年分龄赛田径比赛中,刘翔带伤打封闭获得了全能项目的全国第二名。

1999年3月,在孙海平的全力争取下,刘翔回到了二少体练习跨栏,并进入一线队伍。从此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结缘,最终创造了12秒91的神话。1999年4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在上海莘庄举行,刘翔以14秒19取得第四名,冠军被刘翔当时的师兄曹靖获得。1999年5月,刘翔参加河南少年锦标赛,以14秒56夺冠。

扩展资料:

巅峰时期刘翔: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上的神话。

8月12日,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刘翔成绩是13秒08屈居亚军,以0.01秒的微弱劣势遗憾错失集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于一身的宝贵机会,但创造了中国男选手在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9月17日,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刘翔以13秒05夺冠,并创造了当时个人运动生涯第二好成绩。

百度百科-刘翔

刘翔艰苦奋斗的故事

 生命在于运动,那么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不喜欢被人关注

 ?你火了,上新闻了!?刚收到这条信息,上海消防队员严梦迪以为是队友在开玩笑,直到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关于自己的视频。

 4月7日一场200米赛跑中,他起跑时摔倒,在落后其他人几十米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夺得第一名。这段现场视频被大量转发,网友称严梦迪为?消防励志哥?。

 严梦迪来自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青浦支队赵巷中队,那天他参加的是上海消防青浦支队第十届春运会?200米双支线?项目?不是徒手跑,而是拎着两盘消防水带跑。

 比赛当天下过阵雨,跑道有些湿滑,严梦迪夺得徒手100米冠军后,又参加200米双支线第一小组的比赛。他回忆说,发令枪响,自己左脚发力时突然滑倒,整个人趴倒在地,两盘水带掉落一旁。

 ?比赛时自己很紧张,摔倒后没有别的想法,目标就是跑到终点,不能放弃。?严梦迪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说,之后他迅速拎起水带冲上去,一路赶超,以零点零几秒的微弱优势夺得小组第一,最终成绩为31秒。

 视频中的200米双支线跑,只是严梦迪无数日常训练的一次短暂重复。他的一名队友说,严梦迪平时200米双支线负重训练的成绩为26秒5左右,比其他队员要快1到2秒。

 据上海消防青浦支队介绍,2015年4月,严梦迪加入该支队赵巷中队,成为一名政府专职战斗员。日常训练项目包括负重登高、六米拉梯、挂钩梯、铺设水带、负重跑等。?最累的是负重登高。?严梦迪说,他们常去附近23层的小区训练,携带20公斤的负重爬楼梯。

 ?部队锻造了我的个人作风和团体意识。?1994年出生的严梦迪说,20岁那年,他从上海青浦应征入伍,前往福建,两年没有回家。每天6点起床,被子叠成?豆腐块?是基本要求。

 赵巷中队一共有52名队员,2016年,严梦迪被推选为?特殊荣誉奖?唯一候选人并最终获奖。

 严梦迪的一名队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平时大家都管严梦迪叫?老马?,因为觉得他的性格和马十分相似?勤勤恳恳,比较腼腆,身上有股劲。

 这名队友说:?消防工作干久了自然会有种使命感,如果现在我面前的车着火了,我肯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救火。严梦迪当时在赛场上摔倒了后来反超,换做我们队任何一人,也都会选择往前冲。?

 对于自己的走红,严梦迪表示,不喜欢被人关注,希望大家关注消防事业本身。

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不停奔跑的老人

 澳大利亚每年均会举办一次远超马拉松的跑步比赛,全程约875公里,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比赛之一。比赛耗时5天,吸引着许多世界级的运动员参赛,这些运动员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下,经过了专门的训练。

 然而,在1983年,有一位61岁老人的出现,使得这个比赛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这位老人名叫克里夫?扬。

 出现在起跑线上时,克里夫穿着一身工装,脚上则是一双工作鞋。观众们起初以为克里夫是一名观众,当他走向工作台检查号码并来到运动员中间时,人们无不表示震惊。

 媒体对克里夫的到来立刻感到好奇,纷纷过去采访。他们对克里夫说:?你真疯狂,你无法完成比赛的。?面对人们的质疑,克里夫回答说:?我知道我一定行,你看,我在一个农场里长大,那里没有卡车和马,无论什么时候,即使是暴风雨快要来临,我都必须外出放羊。当羊乱跑时,我总是能抓住他们。所以,我相信我能完成比赛。?

 比赛开始后,克里夫很快就被所有人甩到了后头。人们的话题转移到了克里夫本人身上:克里夫居然不会正确地跑步!他看起来更像是在拖着脚步走路。更多人甚至开始担心起他的安全来。专业的运动员都知道,比赛要花费5天时间。为了跑完全程,他们一般一天跑18个小时,睡6小时觉。可是,克里夫不知道这些。第二天早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克里夫居然出现在比赛队伍中,原来,他整夜都在跑!

 有记者好奇地问克里夫,他余下来的比赛打算怎样完成。克里夫的回答让人们怀疑,他声称他会一直跑下去,直到完成比赛。

 克里夫就这样一直跑着,每天一点点地接近领跑运动员集团。最后一个晚上,在别人还在沉睡时,他超过了所有的参赛者,第一个撞向了终点线,还创造了一项新的赛会纪录!

 克里夫获得了冠军1万美元的奖励。赛后,他说他并不知道还有奖金,坚称他不是为了金钱而参赛。最后,他把自己所得的全部奖金用来购买礼物,送给了其他运动员,此举让澳大利亚人肃然起敬。

 2003年,克里夫81岁时因病去世。今天,由于能节省体力,?克里夫?扬式拖步走?已经被许多参加超长距离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所采用。而且,在现在的比赛中,人们也已经不睡觉了。人们知道,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像克里夫?扬一样,整日不停地跑。

关于运动的励志故事:成败,只差一眼

 体型和身高上的差异让别人嘲笑他天生就不是跑步的料

 但是他却忍住嘲讽,将跑步当做是战胜自我的使命

 他立志要跑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和辉煌

 就这样,他付出了超出常人双倍的努力

 尽管如此,他还是跑不进名次

 在这个长跑竞赛队伍中显得极为普通

 不过他已经下决心要攀登这座巅峰

 从此风雨无阻,加大训练力度,延长长跑极限

 高强度的锻炼让他的腿部多出受伤

 忍着伤痛,见证着计步器上的数据递增

 不骄不躁,不断提升跑步技能,体力和耐力

 就这样,日积月累,他攻克一个有一个长跑难题

 在一些长跑比赛中开始拿到名次

 别人嘲讽的眼光开始转变,开始肯定这个追梦者

 终于被国家田径队选中,将要参加一场万人瞩目的比赛

 他带着期望和梦想开始了至关重要的一站

 因为强大的心理压力,他在离终点500米的拐角处摔倒

 膝盖处擦伤,挣扎着爬起来看了一眼手腕上的?灵念?

 瞬间在灵魂和信念间,得到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就这样,他跑出了平生最好的成绩,第二名

 别人说他离冠军仅差一步

 他却说:他的成败,只差一眼?灵念?

刘翠青励志故事

刚在合肥举行的2004年中国田径冠军赛上夺得冠军,昨天刘翔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新加坡,领取亚田联颁发的亚洲田径“突出贡献奖”,邢慧娜也同时获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翔表示,在奥运会后他一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下一步他将会拒绝一切活动,刻苦训练。

亚洲田径全明星赛已于昨天在新加坡开幕。刘翔虽然不参赛,但他将与奥运万米冠军邢慧娜、女子马拉松金牌得主日本选手野口瑞希以及男子链球金牌得主室伏广治一起领取亚洲田径“突出贡献奖”。

刘翔说:“我现在必须系统训练,否则我会失去一切。”在最近两项比赛中,刘翔虽然均夺冠,但成绩都不理想。对此,刘翔和教练孙海平都有些无奈。孙海平说:“没办法,刘翔最近没好好训练,体力不如奥运会,各种活动太多。像刘翔这样的天才运动员真的很难找,要是因为一块奥运会金牌就把他捧杀了实在可惜。”

刘翔和孙海平已经商定,从10月下旬开始,刘翔将拒绝一切活动,11月份就进入冬训。孙海平说:“我们很有可能去美国训练一段日子,具体安排还要等到和田管领导商量后才能决定。”

福斯贝里在第17届奥运会获得男子跳高冠军,你知道有关福斯贝里的故事吗?

刘翠青励志故事是在失去了双眼的视力的情况下,还要去学跑步,然而在教练的训练下,领跑员的帮助下,刘翠青以超乎想象的艰苦努力,成功地成了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10月26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女子田径200米T11级决赛中,盲人女运动员刘翠青以24秒78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夺冠!这也是刘翠青在本届亚残运会上获得的第2枚金牌。在之前的10月24日,在田径女子100米T11决赛中,以12秒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刷新了亚残运会纪录!刘翠青的冠军荣誉堆积如山。

已经获得了57枚奖牌和47枚金牌,并在世锦赛、奥运会等多个世界大赛中获得了金牌。2016年,还获得了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提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不断地努力和奋斗的结果。

刘翠青的故事对人们的启示:

刘翠青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运动员,在比赛中奔跑的勇气和毅力令人叹为观止。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刘翠青的坚韧和勇气是学习的榜样。一起向刘翠青致敬,向刘翠青学习,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刘翠青的励志故事中,看到了残障人士的无限潜力和坚强意志。

刘翠青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提醒。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刘翠青的故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刘翠青的身体残障并没有成为刘翠青追求梦想的阻碍,相反,刘翠青通过不懈地努力和坚定的信念,在运动的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

福斯贝里出生在美国波特兰,1958年,11岁的福斯贝里在波特兰读书。有一次,体育老师教学生们练习跳高,他让学生们一字排开,轮流助跑越杆。事有凑巧,当老师叫到福斯贝里时,他正在想着别的事,慌乱之中,他边答应着,边靠近横杆,可当时他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的,一急之下,他把老师教的姿势忘了个一干二净。他急中生智,索性就地起跳,竟奇迹般地跳过了横杆,倒在沙坑里。这个滑稽的动作使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只有体育老师慧眼识英雄,不但不责怪福斯贝里,反而鼓励他,并马上为他丈量高度,成绩是1.5米。这不经意的一跳使福斯贝里体验到一种比原来姿势更为轻松的感觉,他决心继续用这种姿势练习下去。

在福斯贝里努力练习“背越式”跳高时,他受到了不少非议和讥笑。有人说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有人说他赶时髦赶得出了格,还有人干脆说他得了精神病。但福斯贝里对这些冷嘲热讽不屑一顾,依然练习“背越式”。16岁那年,他跳过1.60米,取得了校运会的第三名。当时他十分崇拜曾6次破世界纪录的前苏联跳高名将布鲁梅尔,他牢记布鲁梅尔的成功秘诀:“跑得愈快,跳得愈高,哪种姿势能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就采用哪种姿势。”

1966年,19岁的福斯贝里进入大学,他坚持用“背越式”进行系统的训练,在一次学校举行的田径比赛中,他跳过了1.93米,取得了冠军。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之前,福斯贝里在全美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以2.19米的成绩获得校际比赛冠军。在接踵而来的奥运会选拔赛中,他跳过2.22米,取得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背越式”跳高出尽了风头,人们开始对这一不雅观的跳高技术刮目相看。1968年10月20日,墨西哥高原上的墨西哥城,正在进行奥运会最后一天的比赛。

田径场上,男子跳高比赛,竞争十分激烈。福斯贝里奇怪但却新颖的跳高姿势,把全场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捧腹大笑。福斯贝里跳一次,场上的观众笑一次。福斯贝里从2米开始起跳,2.14米、2.18米、2.20米,都是一跃而过。随着高度的不断提高,那些蜚声国际体坛的跳高名将,一个个都被无情地刷了下来。最后其他选手都被淘汰了,赛场上只剩下福斯贝里一人,体育场上再也没有了一点儿的响声,人们用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21岁的小伙子。福斯贝里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也感到奇怪,这位只想挤进前六名的选手,却夺得了金牌。

文章标签: # 训练 # 一个 # 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