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管理论文_体育赛事经营与管理论文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篮球运动员情绪变化导致失误的分析和对策论文2.体育专业的论文往哪方面写比较创新3.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论文4.绿色奥运论文5.浅谈体育新闻相关论文?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由文头、论文题名、论文副题名、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中文提要、外文提要、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附录(附图)、参考文献组成。 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含义●文头:

1.篮球运动员情绪变化导致失误的分析和对策论文

2.体育专业的论文往哪方面写比较创新

3.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论文

4.绿色奥运论文

5.浅谈体育新闻相关论文?

体育赛事管理论文_体育赛事经营与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由文头、论文题名、论文副题名、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中文提要、外文提要、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附录(附图)、参考文献组成。 ◆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含义●文头:由“中国人民大学自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字样组成。●论文题名:论文的正标题。●论文副题名:本项目为任选项目,指论文的副标题,即对论文题名的解释或补充说明。●作者:论文责任者的姓名。●学院和专业:论文作者所在学院和专业的全称。●准考证号:论文作者的准考证号。●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亲笔签名。●论文成绩:由学院毕业论文评审小组或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最终确认的毕业论文成绩。●日期:论文答辩或验收的年月日。●目录:包含以下的全部内容,一般分为三级。统一用word自带的生成目录功能,做到页码准确且格式整齐。●中文提要:对论文内容要点的中文概括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应控制在200—400字之间。●关键词:从论文题名、正文或内容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中文词语。关键词不超过10个,按中文音序排列。●正文:论文的主体部分,字数控制在5000—10000字。●作者签名:论文作者亲笔签署的姓名和论文完成日期。●注释:对论文所创设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取脚注的形式。●附录(附图):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表格、图形、图像或其他形式的,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论文打印的用纸要求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国际标准A4型(297mm ╳ 210mm)打印纸或复印纸印制。◆毕业论文的排版要求页面设置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纵向打印,页边距的要求为:上(T):2.5 cm下(B):2.5 cm左(L):2 cm右(R):2 cm装订线(T):0.5 cm装订线位置(T):左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排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字迹必须清楚整齐,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一切不规范的简化字。 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段落设置 在“格式”选项中的“段落”设置窗口中,取消“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与网格对齐(W)”选项,采用多倍行距,行距设置值为1.25。 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页眉、页脚设置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页眉使用学校标志:高度为0.98 cm,宽度为4.13 cm,居中放置。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页脚需要设置页码,页码采用10.5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格式为:第1页。◆毕业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由文头、论文题名、论文副题名、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作为论文的首页打印,需设置页眉,但不编排页码。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中文提要、外文提要分别作为封一、封二打印,自中文提要开始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需要连续打印,需要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附录、附图须在作者签名之后分别使用单独一页依次打印,需要编排页码并设置页眉。首页●文头:“中国人民大学自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字样使用28号黑体字,加粗,在论文编码下一行,居中放置。●论文题名:居中,隔一行(28号黑体字),排印在论文文头下,使用28号黑体字,加粗。●论文副题名:居中排印在论文题名下,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副题名前加特殊符号中“长划线”。●作者、学院和专业、准考证号、指导教师、论文成绩、日期:隔六行(20号黑体字),依次排印在论文副题名下(如无副题名需隔七行),各占一行,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距左端空5格;项目名称需要两端对齐,内容下需要加下划线,并将内容置于下划线中部。●目录:包含以下的全部内容,一般分为三级。统一用word自带的生成目录功能,做到页码准确且格式整齐。●中文提要: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正文、作者签名、注释部分●关键词:项目名称使用14号黑体字,加粗,置顶,顶格放置;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段首空两格,词间空三格。●正文:正文按照自然段依次排列,每段起行空两格,回行顶格。一般使用12号宋体字;重点文句使用12号宋体字,加粗。★毕业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第一级标题居中放置;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放置,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放置序数,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放置序数,后空一格接标题内容。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同一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序号一般按照层次使用“一”“二”“三”……, “(一)”“(二)”“(三)”……表示。文中各级序号不得混用,以避免眉目不清、层次难分。★文中的公式应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字体大小根据文字美观需要设置,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居右放置,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顶格书写“注:”,“注:”后书写说明。较长公式的转行处应选在等号或加、减、乘、除符号处,应在行首出现这些符号。★文中的表格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表名。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数字使用同一计量单位时,可将该单位从表中提出并置于圆括号内。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文中的附图应统一编排序号并赋予图名;除特殊情况,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文中图表需在表的上方、图的下方排印表号、表名、表注或图号、图名、图注。★文中一般不应有勾划涂抹。●作者签名:紧接在正文下空两行(28号黑体字),由作者亲笔签署,项目名称使用四号黑体字,加粗,顶格放置。●注释:注释采用脚注的形式,注释编号选用带圈的阿拉伯码,注文使用小五号宋体字。引用著作时,注文的样式为: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例如: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0-30引用报纸杂志文章时,注文的样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报刊杂志名、年份及期数、页码。例如:冯惠玲.《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学通讯,1998(1).6-8引用互联网站上的文章时,著文的样式为:作者、文章题名、网址、访问时间。例如:夏敬华.《企业流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年8月9日访问附录、参考文献部分●附录(附图):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附录项目名称使用14号黑体字,加粗,居左顶格放置。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12号宋体字标注附录序号和题名,编排样式可参照正文。●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置顶,居中放置,使用20号黑体字,加粗。项目内容使用12号宋体字,居左,空两格放置。具体结构格式与标注方法同注释中交代引文出处的注文格式

篮球运动员情绪变化导致失误的分析和对策论文

论文还需要你在处理一下语法,还有一些小错误

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

摘要每个运动员都应具有战术意识,良好的战术意识是比赛成功的保证 本文就篮球战术意识的概述出发,提出了培养篮球

战术意识的对策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战术意识技术水平运动水平

篮球战术意 是运动员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是运动员在紧张激

烈的比赛中,迅速选择技术和合理运用技术的瞬时决断能力的表现,

是运动员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战术的心理过程的

总和”“。运动员的战术意 的培养,要在认识战术意识对篮球运动员

篮球水平影响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运用科学的理沦和规

律,i只时务而不失时机,及早瞄准战术发展趋势、

1 篮球战术意识概述

1.1 篮球战术意识的内涵

(1)篮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根据比赛情况,

按照一定的战术原91IJ、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主动、

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心理、技

术与战术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队员在比赛中运用的感知、记忆、想

象、思维、判断等心理活动的总和 突出表现为队员在紧张激烈、

瞬息万变的篮球攻守对抗中,怏速正确地选择战术及合理运片j技术

的决断能力 。

(2)战术意泌对运动员的要求”“,包括运用技术的目的性、行

为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进攻的主动性、战术的灵活性、动作的

隐蔽性、行动的合理性、配合的集体性

(3)篮球战术意 的主要内容 .包括进攻战术意 和防守战术

意 进攻战术意识是队员运用各种进攻技术来实现的,如穿插、掩

护、策应、轮流换位等;防守战术意识是队员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运

用防守技术,阻挠和破坏对方的进攻意图,并以争夺控球为目的的策

略行动,如怏速 防、协防、补防等 、

1.2 篮球战术意识的现状分析

现代篮球运动.强队之问的技战术、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差距越来

越小,强烈的对抗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新趋势 由于运动员身体素

质不断提高,技术手u战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篮球比赛的对抗性日易

增强,这种对抗包括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技术、心理,也表现

为教练员的战术理念、战术意识、心理品质的全面对抗”

战术意以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规律性,是随着运动员运动技能的

形成而产生的。通过技术、战术和比赛实践而形成的,随昔运动员技

能的形成而产生的 但是,只有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才能使

战术意识与战术得到有效的结合和发展,要经过较长时 潜移默化的

熏陶和长期运动经验的积累才能JJu怏其形成 ’ 战术意识是抽象的,

只有在技战术的运H{中,才具有实际意义。凶此,在技战术洲练中培

养战术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运动技术的形成是动力

定型的过程,是感觉基础上建立生动的表象.并经过思维JJu工而形成

的,所以战术意 的形成是强化动力定型的过程,也是理性思维的过

程?。

1.3 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

(1)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强弱影响着技术水平的发挥,技术的发

挥是战术的保证,战术意识增强反过来对运动员技术的发挥起着促进

稳定的作用,I 此良好的战术意识能使全队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发挥

环境。

(2)运动员战术意 的强弱影响全队战术配合的效粜” 战术

意识是战术运用的基础,没有战术意识,战术配合就无从税起,就无

法进行攻防组织 良好的战术意识能使队员行动合理、技术动作到

位、战术配合默契,从而提高全队战术运用效果

(3)运动员战术意 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影响和控制场上的

主动权战术意识,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牢牢地控制比赛主动权.

哪怕在处于僵局和比分接近的情况下,也能很快凋整战术,适应比赛

节奏,打破僵局.控制比赛的主动权 良好的篮球个人意识,可以为

比赛创造许多有效进攻机会,创造和抓住投篮时机,使传球时隐蔽多

变、及时正确,’止对方防不胜防;能狠抓对方的特点及行动的意识,

及时做出判断,合理抢占位置,限制对方的行动,达到防守的目的。

2 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对策

2 1 对篮球运动员进行战术配合的训练

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首先要对其进行战术配合的洲练。战术

配合通常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队员,在战术行为上相互协作进行

战术活动的行动方法 。通过在篮球比赛中的战术配合来培养运动员

的个人战术意识,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个人战术意识 首先是抓好个人

技术洲练的练习,在技术’Jl1练中进行篮球战术意识的熏陶和渗透,潜

移默化地进行意识熏陶的重要性,把学、练和技术应用结合起来,在

洲练中有意识地全面掌握和巩固动作技巧。其次,培养个人良好的战

术意识要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窗

口,也是形成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条件 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及判断各

种反应动作都源于观察,l 此技术训练时要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

强化视野|JIl练 例如:运动员在传球时要提前观察防守的情况,在投

篮时提前观察同伴以及对手的情况,以便投篮受阻时顺利将球传给同

伴进攻。如防守持球突破队员,要观察对手的面部表情、悖圭9步移动以

及可能采取的假动作

2.2 培养与训练运动员的整体战术意识

整体战术意识的i;ll练需要以整体、系统的观点JJu以分析和考虑,

其立足点是个人技术、战术行为和集体配合训练。在教师和教练员对

运动员进行个人和配合iJII练时,全队攻守战术意识的主要形式、方

法、变化就已存在于教师和教练员的 II练计划中,并贯穿到运动员的

个人技术洲练、战术行为和集体配合洲练之中

2.3 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篮球战术意 是在有汁划、有步骤的学刊过程中形成的。篮球战

术意识形成的关键,是教练员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培养和

探索,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篮球战术的慨念、篮球战术

的形式等用形象的语言传授给队员,从而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战

术意 ;教练员在比赛前的动员工作是提高运动员的分析能力和预测

能力,根据对方的情况有意 朋战术配合的重要时机 “。

2.4 加强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1)心理素质.Jll练要遵守自觉性原则,即教练员要像每天传授

和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及技、战术水平一样,要有意识、有汁划地自觉

的进行;另一方面,心理.JII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自觉

积极性;其次,心理洲练要坚持长期性、系统性原则,以及对不同的

运动员区别对待的原则 。

(2)心理素质lJII练可采用结合战术iJII练的心理训练方法,篮球

战术 lI练中包含最重要的心理训练内容就是思维iJII练和团体凝聚力的

培养。

2.j 加强篮球理论的学习

通过篮球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思维水平,突破崮定

的思维模式。要使运动员明确篮球运动战术变化的新趋势,强渊对基

本技术规9jI要领的掌握,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明确

一些基本的战术规则,教练员应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立切实

的指导思想。

2.0 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性运动,I 此篮球运动中对(同伴以及对手运动行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是很重要的,培

养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是培养正确战术意识的重要条件 。培养

运动员比赛时的机动灵活性 提高运动员对场上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

判断能力,首先要提高运动员对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①JJu强他

们观察力的IJlJ练,在观察力训练的过程中要将篮球运动员的视野扩大

作为培养观察力的第一步,JJu强运动员使用余光来观察,JJu强运动员

多 余光观察或不看球的洲练 。②把重点放在场上,观察到对方的

举动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体现运动员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

3 结论

正确的战术意 源于篮球运动实践,反过来推动篮球运动技术水

平的提高..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始终贯穿于一

个运动员的培养过程,战术意 的培养必须与技术、素质、智力等多

方面结合起来才行 篮球战术意识水准与教练员、运动员自身的文

化水平、洲练水平、实践经验以及他们所具有的现代篮球理念等都有

直接的关系。因此,要特别重视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层次,使

他们更好地把握、理解篮球运动的规律,以提高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

参考文献

1 J 黄峰,宋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U.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

46-48

2J 彭敏.篮球战术意识及其培养UJ.体育科技学报.2oo2,(2):

41-43

31 张艳秋论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战术意识UI.哈尔滨

体育学院学报,2(IlIf1,(0):32-35

4J逢湛江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U1.辽宁体育

科技,2flf13,(2):35-37

5J 樊西宁.关于篮球意识的几点思考Ⅱ.体育与科学.2O01,

(4):1—7

体育专业的论文往哪方面写比较创新

篮球运动员情绪变化导致失误的分析和对策论文

 摘要:现代篮球比赛更趋激烈,技战术组合更加复杂多变。本文针对篮球比赛中各种情绪状态的变化对导致失误的现象分析,通过加强运动员自我调控能力和训练强化运动员心理调控能力来减少因为情绪变化导致的非技战术失误。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情绪变化;失误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比赛的对抗更加紧张激烈,情绪对运动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一般的篮球比赛中,强队对弱队比赛时,运动技术能熟练自如的发挥,而水平相近的队比赛时,即一反常态,频频失误,特别是在最后的争夺中,由于不能在变化的战术中有效地控制情绪,惨遭失败。这种情况除了技术、技能水平和教练员指挥失误外,其关键之点就是在紧急状况下缺乏心理控制能力,技战术也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失去正常发挥[1]。从篮协下发禁播神曲《忐忑》的通知也可以看出情绪的变化对运动员和比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1情绪的概念和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1.1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情感体验在心理过程进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

 体育竞赛中的情绪稳定,是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训练水平正常发挥的保证,所以情绪稳定是运动员主要的心理因素[2]。

 1.2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大量的资料和现象表明,导致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2.1主观方面的因素

 1.2.1.1比赛的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活动的一种心理因素。它对于激活、维持和调节个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的.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是最佳的,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行为效率最高,一旦超出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3]。

 1.2.1.2运动员以往成败的体验和身体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将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动机和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运动员赛前身体好坏、是否生过病等,对动员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1.2.1.3心理准备不足、战前心理不稳定因素

 赛前事先没有全面分析比赛的形势及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造成各种不良的心态。

 1.2.2客观方面的原因

 1.2.2.1赛场客观环境

 运动员远赴客场作战,他们对客场的比赛场馆、设施比较陌生,不适应客场气候特点。比赛时他们正常的运动感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运动员的自信心,从而导致队员心理紧张,情绪波动较大,放不开手脚,形成投篮不准、传接球失误,战术组织失控的现象,影响比赛的发挥[4]。

 1.2.2.2观众因素

 比赛过程中,观众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例如加油、呐喊、喝彩、起哄、嘘声、喝倒彩等。

 1.2.2.3裁判因素

 裁判是篮球赛场上的法官,篮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比较复杂,而且场上三位裁判员有分工、合作,观察范围不同,执法过程中难免出现漏判、误判、错判的情况。

  2篮球比赛中常见的情绪现象对运动员的影响

 2.1在比分领先时

 2.1.1产生松懈情绪,表现在比赛中防守上不积极,进攻上随便处理球,是比赛转化为不利局面。

 2.1.2盲目自信,臆想扩大战果,导致情绪急躁。当进攻暂时失利时,往往会产生急躁,进攻上急于求成,防守上容易出现犯规等现象。

 2.1.3由于思想松懈导致比分起伏时,情绪低落而显得不知所措。一种表现得紧张、急躁,打法变乱,成功率低;另一种表现的沉闷、消极,疾走混乱,士气下降,造成进攻端和防守端的频频失误。

 2.2在比分落后时

 2.2.1缺乏信心,攻守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队员之间相互埋怨,互不谅解和理解,导致球场上行为不统一,打法上不协调,造成传接球的失误。

 2.2.3随着战局与比分起伏,情绪与心理承受能力时空,导致个人或整体出现被动局面[5]。

 2.3在比分相持和决战阶段时

 2.3.1由于细想上胜负包袱重,导致思路较窄,出现意想不到的决策与攻防战术运用的错误。

 2.3.2由于竞争激烈,导致情绪紧张,畏惧害怕,理智分析能力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致使机体出现生硬、不协调动作,以致出现失误[6]。

  3篮球比赛中由于情绪导致失误现象的分类

 失误是指:“控制球的队员由于个人行为不当而失去球权,为该队失误或违例,失误次数的多少反映一名队员或一支球队的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对抗激烈的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由于情绪变化导致个人行为不当,从而造成失误主要有:

 3.1运球失误

 这方面在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因恐惧造成肌肉过度紧张、动作僵硬、缩手缩脚、动作放不开、积极性下降等,从而失去控制球权。

 3.2传球失误

 这些主要出现传球过程中,运动员由于松懈会造成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随便,注意力分散,没有积极性,肌肉紧张,动作失调,从而造成传球的时机把握不好,或者因高度不合适,或者由于落点太低致使球队失去球权。或者是一些队员因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放松、意识较差将球直接传出界外而失去球。

 3.3接球失误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接球过程中运动员由于紧张造成手指僵硬,动作迟缓出现脱手而失去球权。

 3.4发球失误

 这主要指球员发球时,过度紧张或浮躁直接将球发到对手手中,或被对手抢断来造成失误。如在队员发界外球时,由于对手进行全场紧逼,造成发球队员紧张而慌乱出手,这时就容易出现被对手抢断而造成失误。

 3.5持球失误

 在持球过程中,还未做动作,被对手直接将球抢断,而造成失误。我们在赛中也经常看到,某队员持球时,一方面想自己进攻,又想把球传给位置更好的队员,就在这犹豫时,对手就可能将其手中的球打掉,致使其出现失误。或者在对方的紧逼下传不出球脚踩端线或边线而出现失误等。

  4对策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会出现各种情绪的变化,所以在日常训练级比赛中,就应该加强对情绪方面的控制和调整,培养运动员适应比赛和训练中所需要的各种心理品质,克服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不良情绪,从而使运动员在具有积极地、适应的、稳定的心理状况下进行训练和比赛。

 4.1提高运动员对情绪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4.2培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能力

 4.3强化运动员的积极竞争心理。

 4.4增强运动员的比赛自信能力。

 4.5教练员要善于调控队员的赛中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关键还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几个反复,才能得到最好的训练效果,心理训练对培养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宜的心理状态,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以及让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优异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体育院校专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蒋群峰.论篮球比赛中球员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体育研究,2007,(6).

 [4]程利群.论CBA联赛主场文化[J].体育与科学,2005(3).

 [5]田鑫.分析篮球运动员临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心理训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6]师郁川,刘兰容.浅析篮球运动员比分相持或比分落后时情绪波动与调控[J].科技信息,2007,(7).

;

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论文

体育创新视角下的气排球运动

摘要:从体育创新视角,研究由我国首创的、平凡而新奇的气排球。作为“排球家族”新成员的气排球,它具有丰富

的技术内涵与优化的特色规则,它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融为一体,值得进一步认识和开发。

关键词:体育创新;气排球;技术要素

篮、排、足三大球在国内体坛中影响最为广泛,

其中排球历来成绩最好。排球运动以其强有力而准

确的空中击球,快速而多变的隔网对抗,激烈而有序

的团队斗智斗勇,成为校园师生喜欢的大球项目之

一。但是,初学者捡球时间可能多于练球时间,并有

不时被挫伤手指的恐惧感,使排球显得难学、难教,

排球运动愈来愈趋低迷。许多年轻人更乐于在电视

上观赏排球比赛而不去打排球,中、老年人更难能问

津了。然而,随着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要,人们开

发出了让普通人喜欢又更容易掌握要领的新型排

球。这里面,主要有近年来我国新兴的气排球,它可

谓目前唯一的国产大球运动品牌,值得进一步认识

与开发[1]。

1气排球的发端

发端于1984年的气排球,系呼和浩特集宁铁路

分局体协首创,用来组织离退休职工在球场上打特

制的气球。随后他们参照排球规则制定了简单的比

赛规则,并将这种球命名为“气排球”。这一成功的创

举,开创了世界排球家族新成员———气排球的先河。

1991年,我国开始在铁路系统推广气排球。

199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火车

头老年人气排球协会。从此,我国气排球活动率先在

铁路系统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开展阶

段。随后,这项运动不但在全铁路逐步发展与提高,

而且还普及到了铁路系统外。

1999年中国老体协审定了《老年人气排球竞赛

规则》,并委托中国火车头老年体协在郑州举办了全

国老年人气排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当年4月,

由中国老体协与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共同录制

了“老年人气排球运动”的专题教育片,共5集,于当

年5月份连续播放1个月。这两个举措,把气排球运

动推向全国,起了播种机的作用。2003年10月,据

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领导指示,排球管理中心发文,委

托浙江省老体协修订《老年人气排球竞赛规则》,这

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首次介入气排球项目指导

工作。

无独有偶,气排球和排球都是为中老年人设计

的不太激烈的锻炼项目,但发展到后来,受众均大众

化、全民化了。

2名人与气排球

1995年5月16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国

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由天津来到北京,在国家体

委、体育总局、铁路总工会、北京铁路局领导的陪同

下,来到了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北京铁路局,观看了气排球的表演,当听到有关人员介绍气排球球体大、重

量轻、球质软、不伤人及所开展活动的简况后,萨马

兰奇很感兴趣,当即表示气排球很好,既适合老年人

也适合中年人与青少年。铁道科研院送给他一个气

排球,他请求再给一个,提出要带回去研究一下。同

时,他还关切询问该项比赛向国际排联申报的情况,

看完铁道科研院、北京铁路局群众体育活动后,他对

我方把工作与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做法充分赞

许,指出:“我们正处于体育运动的黄金时代。我们国

际奥委会不能光搞竞技体育,也要搞全民体育和体

育教育。”萨马兰奇一般不轻易对一项新兴的体育项

目发表评论,但他在北京第一次观看气排球表演后,

就非同寻常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年轻时喜欢参加排

球运动,现在则成了气排球迷。工作之余,他都能挤

出时间来参加气排球锻炼。为了方便群众气排球锻

炼,他甚至出资百万元建成了“袁隆平气排球馆”。

3气排球的创新竞赛方法、规则与基本技术研究

气排球运动是一种减重、减速、降低网高、缩小

场地、放宽规则又保持普通排球特性的新式排球项

目。气排球竞赛规则新颖,球体大而轻,使得技术动

作花样增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气排球的基本技战

术要素,运用时要提高手感与控球的节奏感[2]。

3.1气排球特有的竞赛方法与规则

气排球比赛方法、规则简要介绍如下:

组织形式:一个队由7-8名队员组成,上场5

人,前排3人,后排2人。竞赛组别可分不同年

龄段。

场地与器材:比赛场地长12米、宽6米,每方场

区距离中线2米画的平行线称为2米限制线,球网

高度男子2米,女子1.8米,球的重量约125克。气

排球的手感优于软式排球。

特色规则:球员在2米线(含延长线,下同)外击

球,对方可以拦网。球员在2米线内击球过网,必须

让球有明显的向上弧度过网,此时对方不许拦网。气

排球其他技术规则相应地与普通排球规则基本

一致。

记分方法:采用每球得分制,先得21分者胜一

局,决胜局15分,三局两胜制。球员发球1次即

轮换[3]。

3.2气排球的基本技术及动作要领

气排球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传球、扣球、发球、

接发球、拦网等。

传球:又包括托传、垫传和特色技术捧传三种。

托传:两手张开,拇指与食指呈三角形,以手指、手腕

弹力传球。垫传:两臂平稳伸直,快速插入球下,用前

臂内侧垫击球。捧传:双手张开手心向上,捧触球的

底部,柔和地将球弹拨出去。传球还需注意预判、针

对不同性能的来球,以不同的发力方法传球:对速度

快、力量重的来球,传球时出手快、回力轻一些。对速

度慢、力量小的飘球,传球时出手慢、回力大一些。

扣球:扣球是鞭打动作,快速挥动手臂,不要像

棒子那样去敲砸球。正面扣球时,第一时间快速移动

到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踩两米线,使球处在自己的正

前上方。其次要掌握好起跳时间,使自己跳到最高点

时正好手腕找到球点,此时手腕稍微后仰,小臂与手

腕联动,击打或推打球的上半部,将球扣过网。遇到

对方拦网时,应适当改变扣球方向,或改为吊球。

发球:上手发球、侧身发球、勾手发球。动作要

领:平稳抛球,抛球不宜过高,击准发球部位,击球出

手快,挥臂发力平稳,在稳的基础上,加大发球的

力量。

接发球:对一般高球用托球;对中低球、慢球用

垫球;对低、快球用双手捧球。接发球要领:先预判并

移动到来球的位置,然后传球给二传手。

拦网:拦网分单人与双人。动作要领:人靠近网、

双手自然并排半上举做准备,先用眼睛的余光察看,

如果对方踩2米线了,不可以拦网。当对方球员在2

米线外起跳扣球时,可以拦网。拦网时,手不可以伸

过网或触网。遇到对方2米外的击球、垫球过网,均

可以拦网,但不能拦发球。拦网的口诀是:近网挥臂

是信号,远网击球再起跳。

气排球战术上提倡每球必攻、每球必拦、每球必

救;风格上提倡“小快灵”;技术运用上提倡“稳准

狠”;配合上提倡高举(传)高打、中举中打、低球快打

等多样并举,因球制宜。

学打气排球,必须顺序渐进,练好基本功,力求

使正确的技术动作经过泛化、分化,达到自动化境界[4]。

4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前景及创编DVD

目前气排球运动已在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各行

业、院校中开展,前景看好。以福建省为例,气排球运

动开展得到许多地、市、单位领导重视和支持,参加

者从老年人推广到中、青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乐于

参加。气排球还进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例如2006

年“三八”节,福建省政协、省妇联、省体育局联合举

办海峡两岸女同胞气排球联谊赛。2007年11月,海

峡两岸气排球邀请赛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气排球

的平凡在于它所用的球与场地都很普通,条件容易

具备;它的新奇在于一学就会,一打就着迷,越打越

想打,其精彩程度不亚于打传统排球。可以预期,气

排球之花,必将结出群体健身丰硕之果。气排球有望

走出国门,为国际体坛增加一个亮点项目。

为了直观地介绍排球项目,本课题创编了

ZZY0608《气排球基本技术与比赛》DVD教学光盘,

它完整地录制了一场气排球赛,作了字幕与配音合

成,DVD教学光盘具有气排球这一比赛项目的知识

性和观赏性,受到观众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陈少坚.现代排球健康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

出版社,2002.

[2]林峰,叶宝华.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视角下的气

排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3):24-26.

[3]季平,蔡志源.气排球的技术含量与比赛规则研

究[J].漳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2):84-

87.

[4]钟秉枢.跟专家练排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

版社,1998.

绿色奥运论文

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关键词: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互动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从社区体育具有教育性和学校体育具有社会性的角度出发,以社区体育为主线,对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意义进行了论述,以推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共同发展。

 一、我国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笔者经过实地走访,发现目前我国中等城市80%的街道办事处没有体育场地设施,其余20%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单双杠等一些小型场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有不同程度的匮乏,这种状况直接限制社区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进而影响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的场地设施除在平时教学训练中使用外,周末和假期基本闲置,即使是平时上课期间,一些学校的场地设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从国外社区体育的发展来看,利用本社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占58.8%,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基本上互通的。近年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华南沿海地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互动发展呈良好态势,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基本处于空白。目前我国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基本上是分离的,我们应对此加以关注。

 二、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的意义

 社区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学校教育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因此,在不影响校内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在节假日将闲置的场馆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为公众服务既能提高其利用率,又可弥补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一)学校体育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基础

 1、学校体育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

 社区体育的主体是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社区成员,青少年儿童通过学校体育能够掌握必要的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为将来能够独立、自主地参加社区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经历过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

 2、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身的基础,社会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社区体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终身体育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而形成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社区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强的特点,因而学生能够坚持活动,这种活动的延伸过程就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过程。

 (二)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存在的一些困难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有“三难”——缺少设施、缺少专业指导人才、居民参与率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有效途径之一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学校。学校内拥有大量的具有开展体育况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这些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能较好地解决社区体育专业人才急缺的现状。开展社区体育的另一个难点是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足,而学校具备一定的体育设施,尤其是大专院校的体育设施较好,只要进行适当地设资和管理,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此外,学生参加社体育活动可以增强社区体育的生命力。学生是社区体育最为活跃的因素,能促使社区体育朝“轻松、愉快、活泼、和谐”的方向发展,活跃社区体育。

 三、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必由之路

 (一)学校应重视开发社区的隐性体育资源

 社区体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体体育组织;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山川河流、公园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

 根据教育目的和社区、学校、学生个体的特定需要,学校可以立足于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体育人力资源和物质情况,使家长、体育教师、社区体育人士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组织体育教学。例如:将体育课开展到野外、效区、公园、体育馆等社区场所,开设一定数量学生喜欢的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如羽毛球、跳绳、棋类运动等。

 (二)社区体育应主动利用学校体育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学校尤其是高校体育可以为社区体育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包括提拱技术指导的教练人员、参与和带动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骨干及组织各种活动的管理人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兼职做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院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联系,课余时间学生在社区的场地中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指导和参与体育活动,既能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又能使知识学以致用,以便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

 学校体育还可以提供物质资源,包括专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运动资源。学校将部分场地对外营业,既可以丰富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又可以为学生和居民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体育资源共享。

 社区举行体育赛事时可以邀进附近学校的学生共同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社区居民的运动热情。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互动,这样学生毕业成为社区的居民后,能延续在校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更快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四、正确处理互动中的几组关系

 学校与社区(街道)是性质、职能不同的社会组织,在融合互动中发生和建立新的多种不同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融合各方力量,是相当重要的。

 (一)学校与街道居委会的关系

 学校是主动的组织者,但又不能把街道居委会当作协作方,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学校和社区是共同体,分工不同,责任相同。

 (二)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社区体育协会的关系

 前者专业性很强,体育教师要站在全民健身的高度,主动和社区体育协会的同志沟通,热情支持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开展,并尽力地为他们解决问题,为“社区体育进校门”做好工作。

 (三)学校体育教研组与学生家庭的关系

 体育教师是家庭体育的指导者和服务者,要安排好适合的健身项目,让学生回家练习,主动搜集反馈,及时调整。

 (四)学校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

 每一项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都需要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而不仅仅是体育教研组和体育俱乐部的事情,学校领导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各部门遇到的实际困难,保证学校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的顺利推进。

 五、结语

 加速学校体育改革步伐,贯彻终身体育的教育,打破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分离的状况,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发挥学校优势,解决社区体育障碍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使学校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应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莫小农,林敬松.试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结合[J].体育科技,2001,(1):2-3.

 [2]孙静.试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4,(2):1-2.

 [3]郭旭茂,肖微.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性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8,(3):1-3.

 [4]何艳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07,(6):2-4.

 [5]任国林.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互动性[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3.

 [6]张文娟.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J].福建体育科技,2006,(1):2-4.

 [7]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13.

 [8]卢元镇.社区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0-23.

 [9]吕树庭.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建模研究[J].体育科学,1997,(6):2-5.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

浅谈体育新闻相关论文?

奥林匹克与绿色奥运发展论述

奥林匹克与绿色奥运发展论述

——兼论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顾世华 李希昆

(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奥林匹克运动凭借奥运会这个平台,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北京“绿色奥运”建设不单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环保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同时对北京的城市环境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绿色奥运”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对在公众参与层面上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模式提出一些构想,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奥林匹克 绿色奥运 建议 环境管理模式 构想

里约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用了一整篇共11章的篇幅专门讨论包括公众参与问题在内的环境民主问题,认为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团体的真正介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从以上两个议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社会,都对社会团体和组织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体育组织,在成功引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向前发展的同时,凭借着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利用奥运会这个广阔的平台,积极地为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让全世界人民眼前一亮,“绿色奥运”理念为人所知,世人感叹“绿色奥运”所带来的环境保护成果。中国北京成功申办08年夏季奥运会,为此北京奥申委及后来的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郑重承诺将举办一届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奥运会。但由于北京还是一个发展中城市,还处于粗放型经济模式,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加上我国环境法制尚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绿色奥运”对于北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奥林匹克与绿色奥运的发展

众所周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以体育竞赛为核心的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推广下已经走完了百年历程,在始终奉行着“和平、友好、团结”的宗旨,倡导“世界大家庭、体育无国界”理念的同时,通过举办奥运会及其它方式的体育活动,向世界宣扬自己的思想,积极参加国际社会的活动。当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的时候,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男爵发起创办于1894年,这一时期正是工业革命以后,虽说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人类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一些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也制定一系列单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但各国并没有形成像现在的整体环境观念、环境科学和全球性的环境资源危机,各种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活动也缺乏紧密联系和组织协调,而顾拜旦男爵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也只是想以此促进人们友好共处和世界和平, 环保意识是在六十年代以后,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时候。

2、进入七、八十年代,在环境法中称为“斯德哥尔摩时期”,此时,奥林匹克运动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了体育运动开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974年,国际奥委会就提出了环保方面的要求,但未形成完整的环保政策,奥运城市环保工作的开展便视其对环保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因为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基本上就没离开过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除去1968年的墨西哥城和2008年的北京),这些国家有意识也有能力在环保方面做些工作,虽说力度有限,但在当时已经难能可贵,他们在为后来的承办者作出表率的同时,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例如,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提出了“健康环境中的健康比赛”的口号,要求各国奥委会在各自国家的奥林匹克公园种植灌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每个参加者都得到了一株加拿大的枫树苗,带回自己国家种植。1980年普来西德湖冬奥会组委会用临时建筑来减少对环境的改变,对永久性的设置则以长期使用的观点设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对比赛的影响,市政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马拉松比赛安排在清晨污染较轻的时候;使用一些电动汽车作为比赛服务用车;为防止运动员缺氧,载着制氧设备的车边开边往路上吹;等等。1988年汉城奥运会为防止大气污染,减少染煤使用量;为改善水质,对汉江进行了长达8年的治理。

3、九十年代,被称为“可持续发展时期”,是区域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大爆发的阶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五个体现可持续发展新思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文件。这次大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同样十分巨大,会议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1994年在巴黎召开的百年奥运大会上,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体育与环境,为此国际奥委会成立了体育与环境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国际奥委会于1996年对《奥林匹克宪章》进行了修订,在第二则(国际奥委会作用)中加入了以下声明:“国际奥委会确保奥运会是在善待环境的情况下举办,并且鼓励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关注环境;国际奥委会将在各项赛事和活动中体现这种关注,并且教育奥林匹克领域的每个人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从此,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标之一,同时也为奥运环保工作法制化奠定了基础。在奥运环保条款写进《奥林匹克宪章》之后,1999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指导下,国际奥委会制定并通过了《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它对全球体育界积极参加与捍卫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作出了重要规划,让不同层次的体育团体在从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时以资参考。国际奥委会还在通过此议程的里约会议上发表了意义深远的“里约宣言”,要求把实施《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奥林匹克运动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的基础。从此,“环境”继“体育”和“文化”之后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一,这也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在这一时期举办的无论是夏奥会还是冬奥会,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尤以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最为突出。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办的冬奥会被称赞为奥运会历史上“最环保的一届盛会”,时任组委会环境负责官员奥斯蒙德·尤兰说:“我们努力想使本届冬奥会取得第三种成功:奥林匹克宪章里早就体育和文化,而现在我们想把环境加进去”。 可见,在99年国际奥委会把环境确立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前,挪威人已经走在了前面。

4、21世纪可以被称作“绿色世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倡导以“绿色”为出发点,并以“绿色”为归宿。2000年悉尼奥运会首次提出“绿色奥运”理念,澳大利亚有关方面针对奥运会的筹办者和签约商,在整个奥运建设期间共出台了大约100个环境保护和土地维护方面的法令,为“绿色奥运”的实施提供了法制保障,他们的环保工作受到国际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本次奥运会也被称为奥运史上第一届绿色奥运会。04年雅典奥运会虽说有些地方不尽人意,但在交通和绿化方面所做工作得到了肯定。距离08奥运还有两年的时间,全世界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北京。

二、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北京奥申委、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举办一届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奥运会,所谓“绿色奥运”就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通过举办奥运会,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看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1、北京奥组委选择在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全面启动了“绿色奥运”行动。首先针对自身行为制定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指南》,从绿色管理、绿色行为、绿色行动三个方面对北京奥组委的办公、日常活动等作出了环保要求,包括节能、节水、垃圾分类、办公器材选用、报纸回收、无纸化办公、员工的环保行为等。为了加强和规范奥运工程的施工管理,先后制定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奥运改、扩建工程环保指南》及《奥运临建工程环保指南》,并以附则的形式加在了与承包商签订的承包合同当中。同样在与签约饭店的合同当中加入了《北京奥运会饭店服务环保指南》,提出了在综合管理、节约资源、防治污染、室内污染、室内及餐饮服务以及认定验收等环保方面的基本要求。北京奥申委根据国家标准化组织推行的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确立2008年奥运会环境管理体系,该体系于2005年9月29日正式通过了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它涵盖了北京奥组委绿色办公、赛事路线规划、场馆规划、合作伙伴选择、签约饭店选择、宣传报道及环境管理等七个方面的环境管理工作。

2、北京市政府为配合北京奥组委工作早就开始环境整治行动。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开展大规模的环境污染防治行为,实施了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与对策》(1998—2002)的制定和实施,为后来的环保工作做了最后的铺垫,该计划包括引进天然气代替燃煤、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控制扬尘污染等打气污染防治对策,加强饮用水监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控制工业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对策。出台了包括“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试行)”、“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汽油车稳态加载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8项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标准。申奥成功后,北京市公布了《奥运行动计划》,其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计划》为实现“绿色奥运”承诺制定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2004年,北京市开始对新上牌照的重型汽油车和摩托车实行第二阶段排放标准,制定并实施了地方车用燃油油质标准,修订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对工地扬尘污染、运输车辆遗洒、露天焚烧废弃物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对冶金、建材、电力行业等重点排污大户开展专项检查,颁布实施了《建材、冶金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制定了《2008年奥运绿色汽车计划》,目的是所有汽车达到欧III排放标准出租车达到最高排放指标,公交大客90%要用排放指标更低的CNG清洁燃料,在奥运场馆使用零排放电动车。为改善北京市的声环境,有效防治噪声污染,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并实施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施工秩序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关于我市两侧新建建筑采用隔声窗的通知》、《关于防止机动车防盗报警器噪声扰民的通知》等规定。等等。

3、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还积极与环保人士、环保组织保持联系。申奥期间,北京奥申委邀请2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同北京市政府一起制定了《奥运行动计划》。申奥成功后,奥组委继续聘任著名环保人士为环境顾问,参与奥组委规范性文件和工作计划的编制,为筹办绿色奥运出谋划策。同时,奥组委与在京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组织开展网络答题活动,为广大关注“绿色奥运”的公众提供一次参与绿色奥运了解绿色奥运的机会;奥组委还积极参与支持学生环保社团活动和环保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应用高科技产品和绿色产品。

三、“绿色奥运”的法律的保障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奥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奥组委细致的组织工作、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及法律的保障,任何行动都要在法制的框架下完成,所以建立健全法制至关重要。

1、北京奥申委在申奥时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将严格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法律文件和行动指南,建议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把“绿色奥运”标准作为申奥的评估标准;为确保奥运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设立“绿色奥运基金”;因为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而奥运会举办地多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除了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和08年北京奥运会),应该考虑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可以帮助举办国加快环境保护建设。

2、奥运会作为一项大型体育赛事,一切工作都围绕体育这个中心展开,那么首先要遵守的就是举办国的体育基本法。我国的体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该法是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从该法颁布实施至今的十余年间,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十几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体育产业逐年壮大,已经在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行体育基本法内容明显滞后,已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尤其是北京获得08奥运举办权后,对与之相适应的基本法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有必要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增补绿色体育、科技体育、人文体育指导方针,为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法保障;明确现代体育的环保功能与任务,对体育活动中的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的要求。

3、由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尝试,体育领域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日显严重,包括体育项目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日趋显著。(1)体育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在摩托车、汽车、摩托艇、飞机等机械的竞赛活动中,由机械排放的尾气会给周边环境造成空气污染;有些比赛观众集中且人员众多,致使比赛场馆空气质量下降;(2)对水环境的影响:游泳、划船、划水、摩托艇、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的开展,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水环境,有的会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飞机、摩托车、摩托艇等机械马达的轰鸣声和观众观看比赛时的呐喊声及高音喇叭声。瑞士就因为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而拒绝本项赛事入境。(4)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人工滑雪场、人工游泳池(馆)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登山活动的频繁,使雪山的雪线上升,过多的潜水活动,会对水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体育领域也应建立战略环评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由于奥运会不可能经常光顾,但环境保护工作还要继续下去,“绿色奥运”能够使北京的城市环保计划提前三年完成,足见它的作用,所以有必要按照“绿色奥运”模式构建一个环境管理模式,那就是以人文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绿色为宗旨、以政府为依托、以法律为保障的“绿色体育”运行模式,具体操作可以参照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旅游局合作推出的“绿色旅游”方式。

参考文献: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黄锡生 李希昆 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2. 国际环境法. 林灿铃 主编. 人民出版社

3. 环境资源法教程. 蔡守秋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生态环境法论. 周珂 主编. 法律出版社

5. 奥林匹克运动. 任海 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6. 体育\环境\健康. 翁锡全 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7. 网站: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

 体育,崇尚的是健康与健美,而体育新闻正是传播这种美的主要载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新闻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体育新闻相关论文范文一:体育新闻传播特征

 网路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新闻内容更新快。新闻的最大特点和魅力在于及时性,且已成为新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新闻传播与新闻事件发生之间,时间的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客观规律。而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则表现得更强烈,对于体育受众来说,一场比赛的结果,一个比分的输赢,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体育比赛始终充满悬念和变数的特点要求体育新闻的传播更加快捷迅速。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站对体育新闻的更新速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路的时效性有目共睹,传统媒体的出版周期可能是几天,而网路媒体的更新速度则是几分钟或几秒钟,速度之快,令人震撼,这恰好满足了体育新闻传播快捷迅速的要求,因此网路体育新闻与其他传媒相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新闻内容量大且储存期限长。网际网路拥有强大的资料系统,资讯承载量是传统媒体的无数倍。而传统纸质媒体的资讯承载量受版面的影响,电视、广播则受时间和资讯容量空间的影响。但网路媒体则没有这个限制,因为网路的超连结功能使它方便快捷地汇总资讯和整合资讯,它既能横向集纳最广泛的多元资讯源,又能纵向储存历史资讯,且在查询文献和资料时更为快捷。在一些重大体育事件产生或经过以后,网路媒体还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回放赛事、分析赛事,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资讯需求。另外,网路媒体对于新闻资讯的内容储存时间较长。体育赛事和新闻可以轰动一时,而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只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新闻价值,而网路媒体像人的记忆一样将其储存起来,其先进科技的应用更可以长时间地储存,以供不时之需。互动方式———全民参与。互动性是网路的一个重要特征。网路传播的资讯传输方式呈现“双向互动交流方式”,网路为受众与传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搭建了资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不分时间、空间和诉求物件,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传受双方都可以进行自由交流与沟通。受众和传者的纵向互动,受众和受众之间的横向意见互动,把原本仅限于人际传播的交流放到了一个宽泛的媒介平台上进行,让每个受众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网民参与形成互动已经成为各网站提高点选率和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网路论坛”BBS。另外,运动员部落格的开设使受众对运动员的了解更加深入,通过留言,人们对运动员更多了一份关怀与鼓励,还让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高了体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加速了体育的发展。多媒体:全面调动视听。众所周知,报纸通过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传送资讯,电视则借助音讯、视讯讯号来达到资讯传播的目的,这些媒体大多采用单一的方式来传播体育新闻,而网路新闻却集文字、、音讯、视讯于一身,成为高科技的多媒体,与这些传统媒体只采用一种或几种传播形式相比,网际网路集纳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而且,其功能强大,还可以将这些媒体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然后进行运用,满足不同阶段受众的需求。

 高度的情感性。随着现在社会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新闻不再只是单纯地对体育赛事进行追踪报道,而是以人为核心,通过对赛况的报道,来宣扬一种迎难而上、不屈服不服输、奋力拼搏、团结进取的体育精神,是对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一种情感寄托。网路体育新闻传播展现了对人的情感的尊重,揭示了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那层神秘面纱。例如,在第28届奥运会期间,体总网专门针对我国每一位奥运冠军进行了网路独家报道。在报道中,我们可以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运动员的生活中,了解他们平日里艰苦训练的经历,体验他们夺冠瞬间的欣慰和幸福,让受众与运动员一起为失败难过,为成功高兴。网路体育新闻发展策略分析加强深度报道,把握新闻中的“度”。什么是深度报道?它的定义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要平凡中见深度,体育新闻深度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产品,所选题材如果关涉名人,是热点、焦点,具有社会敏感性,那就容易引起读者关注。这类题材深入挖掘的空间较大,报道的价值和意义也较大,自然也就成为体育深度报道的首选。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退赛事件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人民网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懂刘翔之痛》的深度报道,全篇以“请放过刘翔吧”为主要切入话题,对刘翔的病情康复、心态、个人发展做了全面深刻的报道,文章一经刊出,引起很大反响,被各大入口网站转载。另外,突出体育报道的娱乐性是大势所趋,但它带来的弊端却不得不令人重视。在一些网路媒体的体育新闻娱乐化后,报道内容开始热衷于追逐和挖掘体育明星的秘史、艳闻。作为网路媒体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确理解与对待体育新闻娱乐化,把握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度,是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不可否认,当今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体育新闻也是如此,这给体育报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体育新闻涉及体育明星的个人隐私等,其曝光需要把握好度,体育明星私生活的透明化可以让受众深入了解该明星背后的光环,从而更加喜欢体育明星。相对来说,如果把握不好“度”,会让受众产生反感,给媒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一味报道运动员、教练员及其相关人员的私生活,甚至是绯闻,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欲,那就走向极端了。如雅典奥运会上,炒作诸如姚明“胡子”的长势、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暗恋”王励勤等“花边新闻”就显得很庸俗和无聊。这种“娱乐至上”的最终结果,恐怕就是“娱乐至死”。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媒体在选择新闻的判断中更倾向于市场的卖点,而不是原先新闻价值必须严守的社会责任感。体育报道突出娱乐性是大势所趋,但绝对不能把娱乐化和虚假新闻、恶性炒作混为一谈。 网路体育新闻要以人为本。在网路时代,由于网路技术的特点,使得体育新闻的资源很丰富,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眼球经济的背景下,就更容易导致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运动的主体———人是体育新闻传播的物件,人是具有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意义的,而新闻媒体“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因此,在报道角度和内容上,要改变过去体育新闻多以体育事件为中心的观念,将媒体视线向“人”身上转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报道内容,开拓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同时还可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接受心理,更重要的是使人文精神回归到体育新闻中。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一个体育事业参与者的生命,表现个人命运的成败与悲欢,表达对个人生命的感知和对生命与世界的领悟,把探讨运动变为探讨个体生命,使报道成为对生命的探索和追问,把“运动中的人”变为“人在运动”,使人成为体育运动的真正主角。在体育报道中要注重运动员作为普通人在运动中的真情实感,表现其自然的喜怒哀乐,使体育报道与受众的心理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体育新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这也体现了传媒“以人为本”的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情”,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都有悖于媒体追求的“以人为本”。另外,还要打造网站新闻特色与接受传统新闻媒体获取新闻的受众比较,通过网路获取新闻的受众更注重网站新闻风格和新闻的质量。因为从我国国情来看,这类受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这种现状要求网路体育新闻编辑在新闻风格和质量方面当好把关人。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媒体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式,我国的许多新闻网站,往往采用的是罗列式新闻浏览方式,即将相关题材的报道归于一个专题中,让受众自己阅读,然后作出判断。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内容客观翔实,报道面宽泛,实际上却使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杂乱无章。

 《新民晚报》网路版的做法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新民晚报》的网路编辑新闻把关意识非常强,他们吸取了报纸新闻标题吸引人的特色,不仅在内容上求精,更在标题上下工夫,求新、求亮,从而使网路新闻标题打破了仅仅作为连结的功能,一下子使新闻标题的做法“跳”出了网路新闻的弊端,这种把关人意识值得在其他网站新闻编辑中借鉴,而网路体育新闻的创新更应如此。加强网路法律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网路化的体育新闻市场也是一样的。网路体育新闻没有强调个人或者集体的约束,所以要依靠广泛教育引导和加强网路自律。首先,网路传播作为新生事物进入我们的社会,必然要给人们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网路当然是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理网路是体育新闻可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加强对网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网路自律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当全体网路使用者正确认识了网路传播的作用和价值之后,才会自觉地 *** 网路传播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网路传播行为的监管。针对网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控制难的特点,要建立制度化的网路监控体系,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对于网路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严格管理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各个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力争将网路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使其扩散,建立体育新闻发展的健康环境,保障体育新闻正常、顺利发展。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要针对网路传播的特点和网路时代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结合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强制法律措施,保障网路传播健康发展。在保护体育新闻市场的同时,也保护广大受众的基本利益,提高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网路传播中的体育新闻要严格把关,将和谐发展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受众及国人的思维中,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随着经济和资讯科技的发展,网路体育新闻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发达,必将成为人们选择的一个重要新闻获取方式。但不可否认,网路体育新闻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比如新闻的失实问题、娱乐过度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网路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体育报道在追求轻松娱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品位和深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新闻的精品意识。

 体育新闻相关论文范文二:论电视体育新闻软硬适中的重要性---------关于北京电视台《天天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探讨

 摘 要:更多地注入娱乐化元素,有助于收视面较窄的专业性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用轻松活泼、娱乐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会吸引更多非专业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目前新闻采编的趋势,也是体育回归娱乐本质的一条必经之路。

 关键词:体育新闻 娱乐化 探讨

 简介:

 《天天体育》是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近两年主推的一档晚间体育新闻杂志类节目,每天21:25播出,时长60分钟。目前的收视率稳定在全频道前十名之内。

 通过对七年来晚间档体育新闻的观察,我认为,更多地注入娱乐化元素,有助于收视面较窄的专业性体育新闻节目用轻松活泼、娱乐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会吸引更多非专业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目前新闻采编的趋势,也是体育回归娱乐本质的一条必经之路。

 也曾有观众向我反应:《天天体育》不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闻变“软”了。不再是单纯报道体育比赛的赛程赛果,而是加入了很多人文和社会的新闻,变的很杂,已经不是纯粹的体育新闻了。

 我相信,说这话的一定是一个资深的老体育迷。未必年龄大,而是关注我们节目的时间长。的确,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北京电视台的晚间体育新闻已经逐渐向“软新闻”过渡。这不是我们因为放弃了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而是对各种变革的顺应。

 一、 接收资讯方式的改变使得晚间的“新闻”变“旧闻”

 网际网路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冲击就在于他的“时实性”。图文直播已经成为了传统电视媒体的“梦魇”。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可随时上网的移动PC,一切资讯都“尽在掌握”。人们再也不用守着电视机,等著到了新闻时段才能知道一切了。当我们的《天天体育》在每晚9:25播出的时候,所有的“新闻”已经变成“旧闻”了。大众接收资讯方式的改变,使得我们必须在设定选题的初期以及拍摄新闻的同时就将拍摄的重点转移到新闻的背后以及更深层次的地方,而不只是简单的赛程和赛果。

 二、直播使得“新闻”真正的内含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除了网路,越来越多的电视直播画面已经将比赛画面展示的淋漓尽致。所谓“新闻播报”也不过是将整个过程剪短重新编辑。但转播镜头之外的事情却仍旧是观众想知道的,愿意了解的。直播使得“新闻”真正的内涵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刘翔是如何准备比赛的?在火箭队的更衣室里倒底发生些什么?贝克汉姆眼角的伤疤倒底是怎么来的?等等等等。当比赛结果不再是悬念的时候,观众就要顺着结果向前倒,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事情的起因和过程的探究上。于是,原本属于专题节目的范畴的纪实性长篇报道也就在这每天60分钟的超大容量中被轻而易举的“消化”掉了。

 三、改变播报风格,身体力行“三贴进”

 有人说,这是一个“草根”的时代。崇尚个人主义风格。媒体是否走下神坛,用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播报新闻,将决定这个媒体的受众是小众还是大众,这也就意谓著收视率的高低。党中央要求在各项工作中实行“三贴进”原则:即“贴进群众、贴进生活、贴进实际”。而在《天天体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则要求自己的记者和编辑在做节目的时候把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到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没有人愿意在辛苦了一天之后再看你板著脸说一些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的讯息。改变居高临下的写作态度,会吸引更多非体育的观众群。

 “严肃”是此前电视媒体的主流,随之培养出来的新闻制作惯例也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

 与严肃的时政新闻不同,体育新闻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并只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回归娱乐的本质不但是观众的要求,更是媒体服务性的一种体现。全球管理权威之一达文波特曾在其畅销书《注意力经济》中这样一针见血地写道:“在新的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产,金钱将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没人愿意在休息的时候仍旧被紧绷著看新闻,快乐的“软播报”也一样可以给观众带来欢娱。而欢娱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收视率,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收视率就是生存的硬道理。

 但是在新闻娱乐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守住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限。近期姚明在上海参加一个新闻释出会的时候说:“结婚是我的私事,请媒体守住自己的道德底限。”的确,在新闻作“软”的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向“狗仔队”风格靠拢。但新闻的故事性不代表个人隐私,文学性不代表肆意遍造。目前我国媒介正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原已建立的价值体系瓦解了,而新的价值体系又没有建立。在变革的面前,旧的制度轰然倒塌,新的制度尚未完善,生存竞争给媒介带来了各种巨大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难免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新闻媒介所带给人们不安于现状的强烈愿望,既可变成改革现状、造福社会的力量,也可以诱发个人不切实际的求名、求利、求享乐的个人欲望。关注明星私生活、放弃正常的新闻播报转而向八卦、性、丑闻等“爆料”新闻靠拢,就会丧失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国的媒介具有上层建筑和资讯产业的双重属性,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并进,始终要强调媒介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了严肃和高质量的媒介新闻始终占领着我国媒介的主阵地。

 什么该“软”,什么该“硬”。如何“软”,如何“硬”。“软”“硬”适中的新闻,才是一档好新闻。 在掌握“软”“硬”的尺度上正体现了记者、主编的功力。《天天体育》的主创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们有朝气、有活力;当然也会不老成、不会浮噪。在体育新闻娱乐化的道路上,我们在积极的探索,在新闻的报道中,我们在不断的学习。我们会牢记自己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为祖国的新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标签: # 体育 # 运动员 # 战术